黄桃——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的生产技术。
2019-02-14 11:50:15
病虫害防治:
1.防治原则
积极贯彻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,生物防治为核心,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,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,有效控制病虫危害。
2.农业防治
合理修剪,保持树冠通风透光;合理负载,保持树体健壮;清洁果园,剪除病虫枝,清除枯枝落叶;人工捕捉,摘除病虫果、叶、枝;翻树盘,地面覆草、覆膜,科学施肥,清沟排水等。
3.物理防治
应用灯光防治害虫
用灯光引诱或驱避吸果夜蛾、金龟子、卷叶蛾、梨小食心虫等。
应用趋化性防治害虫
采用糖醋液、人工合成性引诱剂、树干缠草把等捕杀害虫。
应用色彩防治害虫
利用涂有粘着剂的黄色彩板诱杀蚜虫。
4.生物防治
保护瓢虫、草蛉、捕食螨、寄生蜂,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等杀灭病虫。
5.化学防治
按照GB 4285 、GB/T 8231(所有部分)的规定,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、施药量和施药次数,提倡农药交替使用和混合使用,尽量使用生物源、矿物源农药,禁止使用剧毒、高毒、高残留、致畸、致癌、致突变农药。加强病虫害预测、预报,有针对性地适时用药,根据防治对象及天敌发生特点,合理选择农药种类,未达到防治指标或益害虫比合理的情况下不用药。
6.科学合理选择农药种类,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见附录A。
7.采收
采收时间
根据罐头加工需要、运输距离、存贮时间确定采收的成熟度。及时加工的在基本成熟期采收,成熟度在9成左右;运输距离长或者需要贮藏的在硬熟期采收,成熟度大约8成左右。采收要选择晴天和露水后的上午或下午,高温、降雨避免采收。
分级
按各品种的特性,采用重量法或分级板法及水果加工企业具体要求,将采收产品严格分级。
包装、贮存和运输
包装
包装容器必须坚固耐用,清洁卫生,干燥无异味,内外均无刺伤果实的尖突物,并有合适的通气孔,对产品具有良好的保证作用。包装内不得混有杂物,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。包装材料及制备标记应无毒性。
运输
待运的桃,必须批次分明,堆放整齐,环境清洁,通风良好,严禁烈日曝晒、雨淋,注意防热。装卸时应轻搬轻放,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。严禁与有毒、有异味等有害物品混装、混运。
贮存
不能及时加工的砀山黄桃要进行贮藏。一般要先预冷,然后进入冷藏库或气调库。库内要清洁卫生,通风良好,严禁与有毒、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放和接触。
附 录 A(规范性附录) 病虫害的防治
A.1 桃褐腐病
A.1.1 防治方法
幼果期、果实膨大期、果实成熟期前。
喷洒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-800倍液: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: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~800倍液。
冬季彻底清园,清除枯枝落叶、病僵果,带出桃园烧毁,合理定植,通风透光,合理负载。
A.2 桃炭疽病
A.2.1 防治方法
萌芽前、幼果期、雨后。
喷施波美3~5度石硫合剂;50%多菌灵600~800倍液;25%咪鲜胺1000倍液;10%宝丽安1200倍液。
剪除病枝、病果、排干果园积水,增施磷钾肥,种植抗病品种。
A.3 桃疮痂病
A.3.1 防治方法
果实膨大期至成熟前。
喷洒10%世高水分散颗粒剂5000~6000倍液;12.5%唏唑醇可湿性粉剂800倍液;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;80%大生M-45 600~800倍液。
果实套袋,清除积水,加大株行距,注意通风透光,摘除病果、清除果园。
A.4 桃树蚜虫
A.4.1 防治方法
5月中旬以前。
使用10%吡虫啉3000倍液;0.4%杀蚜素500倍液喷洒。
保护瓢虫、食蚜蝇、蚜茧蜂等蚜虫天敌,剪除被害枝梢。或放置黄色粘虫板。
A.5 吸果夜蛾
A.5.1 防治方法
果实成熟前30天内。用
用2.5%功夫菊酯4000倍液;25%灭幼脲1500倍液;5%鱼藤酮1000倍液喷施。
果实套袋,糖醋液诱杀,灯光诱杀,人工捕捉成虫。
A.6 梨小食心虫、桃蛀螟
A.6.1 防治方法
害虫的成虫期、卵期、幼虫未入梢、入果前。
用48%乐斯本1500倍;2.5%溴氰菊酯4000倍;25%灭幼脲1500倍喷洒。
除虫梢,利用糖醋液及人工合成性引诱剂诱杀,人工释放赤眼蜂,避免桃梨混